纺织品琐记: 关于“无法测量”的材料,您所不知道的 31 件事
如今,购物者已经习惯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从展台到本地商场的最新潮流趋势。 但是,对于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的内在原因,普通消费者并不会过多关注。
品牌店和纺织厂却深谙其中的奇妙之处: 数字色彩管理工具: 无论是用于测量材料色彩的分光光度计、质量控制软件,还是用于在不同光源下进行色彩评估的灯箱,正是在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才令整个流程变得更加客观,更加快捷,也更具成本效益。
…至少,对于纯色来说就是如此。
在所有材料中,有一半以上(例如图案、蕾丝、纱线和装饰(拉链、纽扣等))并没有得到这种特殊对待。 这些材料(称为“无法测量”的材料)的色彩精确度有赖于色彩团队的眼光。 哪怕是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色彩专家,他们所看到的色彩其实也是千差万别 – 不仅是个体之间的差异,还有不同时间、不同时段的差异。
因此,大家大概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对 SpectraVision 的推出感到如此兴奋 – 我们解决了对“不可测量”材料的测量问题。 为了向“可测量”类别的过渡致敬,我们针对这些棘手的材料收集了一些有趣的实证。
纺织品琐记: 图案
- 在其网站上,著名的纽约布料店 Mood Fabrics 命名了九种不同类型的格子呢。
- 早在 1978 年,考古学家就在中国的墓地中发现了凯尔特人的木乃伊尸体。 他穿着一件斜纹上衣和格子呢紧身裤。 他们估计,墓主人死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 – 回到正题,您可能想知道格子呢的类型。
- 之前,您有没有听说过野牛格子呢? 宾夕法尼亚州的 Woolrich Woollen Mills 公司于 20 世纪中期就开始生产这种格子呢。 有传言说,设计它的人养着一群水牛。 该产品由此得名。
- 太空中“无法测量”的材料: 1969 年,当阿波罗 12 号飞往月球时,其中一位宇航员 Alan Bean 带了一些额外的行李: 自己家中半码长的格子呢面料。
- 其实,找一件工业化前的波尔卡圆点服装并非易事, 原因就在于这些图案要依赖于机器来完美地分隔圆点。 要是手工做这件事,想想都让人头疼。
- 我敢打赌,您肯定不知道 Minnie Mouse 是一个引领潮流的人。 波尔卡圆点服装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能够广受欢迎要归功于 Walt Disney,他给一只老鼠穿上了红色的波尔卡圆点礼服,于是一个经典形象应运而生。
- 芭比的条纹设计也首次登场。 确切地说,是一款黑白条纹的泳装。
- 20 世纪 20 年代,伦敦百货公司 Liberty 打造出了现在称为“手工模版印花”的服装。 这家商店推出微缩版的佩斯利花纹、花卉和抽象设计。
- 说到佩斯利花纹,这种设计的历史甚至比 20 世纪 20 年代的伦敦款式还要久远。 实际上,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古代波斯。
- 鱼骨形图案的命名: 鱼骨形图案的名称源于它的外表像一个鲱鱼骨架。
纺织品琐记: 蕾丝
- 蕾丝过去是用金、银、亚麻或丝线制造的。 今天,棉花是制作蕾丝的主要原料,但您仍然可以找到亚麻和丝绸制成的蕾丝。
- 没有人确知蕾丝的发明时间,但这种复杂的织物很可能始于十六世纪初叶。
- 蕾丝最初是在十八世纪末由一台机器制造的。 但是,如果您想裁剪一条 1809 年之前的宽幅蕾丝面料,就会发现它在裁剪过程中很容易破裂。 那一年,一个名叫 John Heathcoat 的男人生产出了一种更为坚韧的织物,可以有效地防止蕾丝面料(以及人们的神经)发生破裂。
纺织品琐记: 纱线
- 最古老的纱线有多少年? 据估计,在瑞士发现的样品大约有 7000 年的历史。
- 小心绊倒: 您能想象一次长达 5 小时 48 分 27 秒的马拉松比赛吗? 有人还在同时织围巾。 这是在堪萨斯城马拉松比赛中一个名为 David Babcock(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选手的壮举。 越过终点线时,他手里的围巾长度已有 12 英尺。
- 此外,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也拥有另一项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多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织工。 这次针织派对有 3083 名参加者。
- 纱线表面看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大约要用 15 种不同的纤维才能得到这种有针织价值的纺织品 – 合成与天然材料的混合物。 难怪其色彩测量如此困难!
- 让情况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的是,纱线本身也可谓千变万化,例如会有混色或粗花呢(不同色彩的斑点)、深浅条纹(同一种色彩的浅色和深色)或斑点花式(不同的纱线绞合在一起)之分。
- 还有什么变化? 人们已经用骆驼毛、海藻、甘蔗甚至宠物毛皮制成了纱线。
纺织品琐记: 装饰(拉链、纽扣等)
- 拉链可谓无处不在。 今年,全球拉链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 117 亿美元。
- 单是 YKK 公司一家就占有市场份额的 46%。 YKK 每年生产的拉链数量可环绕地球 50 次(总长度达 120 万英里)。
- 仅在美国,每年就有 45 亿条拉链用于服装产品(及其他可穿戴品)。
- 历史上的拉链并非一直都是现在的样子。 早在 1851 年,Elias Howe(他也是缝纫机的发明者)就为自己所称的“自动及连续的衣服闭合配件”申请了专利。
- 后来,情况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名叫 Whitcomb Judson 的人制造出了一种名叫“钩子锁扣”的东西,并于 1893 年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首次亮相。
- 最后,在 1913 年,Gideon Sunback 对以往的设计做了改进。 他的版本更具有实用性,甚至军方也在腰包和飞行服上采用了这种“可分式扣”结构。
- 二十年后,B.F. Goodrich 公司将拉链融入到靴子的设计中。 对于这个鞋类行业规则的改变者,我们不妨多说几句。
- “可分式扣”是如何变成“拉链”的呢? 这显然也是 B.F. Goodrich 的杰作。 在这个故事中,一位高管受到拉拉链时的声音启发,采用了“zip ‘er up”这个短语。 于是,拉链的名字就铭记在大家的脑海中。
- 纽扣真正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最早的纽扣出现在史前时代。
- 但是,服装上的纽扣孔是直到 13 世纪才有的。
- 在 13 世纪的巴黎,制作纽扣的材料包括金、银、骨头、木头和黄铜。
- 如今,塑料纽扣随处可见,但在 1930 年,它们才刚刚流行起来。 那时候,由贝壳等材料制成的衬衫纽扣相对更容易看到。
对于与图案、蕾丝、纱线和装饰有关的所有文化及历史,已经到了将其纳入数字色彩管理世界的时候了 – 而且要尽快让它们出现在翘首以盼的消费者的壁橱中。
想要了解有关我们如何测量“不可测量”材料的更多信息吗? 请访问 spectravision.datacolor.com。